網頁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系列之二) 台灣攝記,不能總是懷憂喪志


郭力昕:我延續少岩的話題,發表一下我的看法。1998年我因為張照堂老師的介紹,前往上海參加一個攝影研討會,看到現場幾百個人參加,那種熱情真的令人很震撼。從那個時候,大陸的專業新聞攝影就開始起飛了。這十年來,我每年都會到大陸參加一次攝影節,感覺到他們進步的速度很驚人,當然這不只是在攝影,在 其他部分都一樣。
雖然台灣的視覺很強,很多設計師或創作者的作品拿到大陸,還是舉足輕重,但是台灣人數的多寡、國力強弱、國際能見度等等都不及大陸,因此台灣除了技術之外,剩下的就是熱情了。我要引用少岩在攝影集裡的一句話「在尚未進化的台灣媒體環境中,進步要靠攝影記者自力救濟,環境和體制幫不上多少忙。」我深有同感,幾 十年來,台灣媒體一直不把新聞攝影當作專業,新聞攝影同業一直無法與文字、編輯有同等感受,在座各位也常覺得吃了悶虧。但是我認為台灣的攝影記者不應該再懷憂喪志,熱情也不應該只表現在個人的工作或領域。而是要凝聚力量,用群體的力量讓新聞攝影站起來。

台灣一直有很優秀的攝影記者,但是大部分的攝影記者都很少站出來。80年代,像是三泰、葉清芳這些人,他們雖然經常集結,但還是集結在「ㄊㄨㄚ」,大家把不滿發洩在喝酒上頭。然而喝歸喝,對媒體的文字主管來說,「你就去醉你的吧!」醉完了,醒過來,還是要上採訪現場去打仗,很難有實質的改善。

在台灣,太少像少岩這樣的人,我會將他形容成唐吉軻德,有很深的使命意識。但是台灣新聞攝影圈不能只靠林少岩一個人啊!他有一天會掛掉啊!(林:哈哈!已經快掛掉了!)


我從一些論文和觀察當中,發現台灣目前攝影記者專業技術都很厲害,表現卻又很「後現代」,意義和使命對他們似乎不怎麼重要。但是就像是貧窮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力,大家應該要做的就是要有熱情和使命感,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抱怨。

其實台灣攝影環境還是有大陸所沒有的,第一就是台灣的攝影記者既是民主政治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大陸攝影記者也許技術也會磨得很厲害,但是有些東西他們永遠不能碰,這就是我們的優勢。第二,我們能夠開發的題目比他們多,在華人社會裡,台灣的自由度是走在很前面的,你看看大陸多少網民羨慕台灣的民主。從這個邏輯來看,我們自由度大、文化厚度也比他們多,還是可以給他們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也可以讓其他國家看看大陸以外的華人文化。
這趟我從北京回台北,在飛機上看到金融時報,看到他們開了一個藝文版,用幾十張照片組成一個女性主義的劇場藝術家,當中有很多照片是失焦的,也有很多照片只有一個眼睛或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整個版大膽的用圖片,支援頭版傳達這位藝術家要到倫敦展出的消息。
我當時就覺得,平面攝影絕對不會過時。我想那位攝影者,在拍攝的時候,應該已經有Layout,想過要如何呈現版面和照片,所以才會應用失焦或是取鏡局部部位的手法,去串成一張照片。

台灣的新聞攝影不應該停留在老舊的版面中,要集體要求,不要等待仁慈,要讓圖片故事重新回來。過去自立有圖片故事,後來中時、聯合也都跟進,而現在又是需要大量影像的時代,其實只要新聞攝影專業受到認同,那不是不可能的事。雖然我不在實務的位置上,但是我想大家應該可以一起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