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去看看,也許你會眼睛一亮

林少岩(資深新聞攝影人)2007.09.30刊登

幾個從事新聞攝影工作的年輕人,在沒錢、沒人的情況下,跳出來籌辦「台灣的眼睛」新聞攝影作品展。他們四處奔走,在繁重、瑣碎的策展工作之餘,還要承受一些冷眼人的訕笑、嘲諷。

為了什麼?

有人說:他們的夢想是辦一個台灣有史以來真正嚴謹、專業的新聞攝影比賽。這話對了一半;更遠大的目標是改善台灣新聞攝影的體質並提昇專業水平。唯有深切反省和求好之心,才會激發出這種想法。

新聞攝影是社會大眾接觸最多的影像,卻也最常被忽略。我們或許知道某些畫家或攝影家,但能講出幾個攝影記者的名字?然而報章雜誌上這些攝影記者拍攝的照片我們早已看過不計其數。

這種易被忽略的特性,使得台灣新聞攝影長久居於邊緣地位。在原本就很稀少的新聞獎賽事中,更是吊個車尾、聊備一格。不僅評審團的專業背景不足,比賽方式也相當粗陋。最終能吸引攝影工作者去參加的,只剩下獎金而已。

不論展覽或比賽,最大意義都在於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供大眾檢驗。透過這種管道,可以聽取各方意見,而達砌磋琢磨之效。競賽、評選以及事後的研討,其實就是一種學習、反省和進步的歷程。希望能從一個起點,開啟好要再好、精要更精的良性循環。

這些不計毀譽的年輕人,正企圖打下這個起點。「台灣的眼睛」新聞攝影作品展雖名為展覽,但已具正式新聞攝影比賽之內涵。有別於來件就展的邀展方式,他們請來全部具有專業背景,同質性又不高的評審團評選作品。從四百多件作品中,篩選掉近八成才列入展覽。
攝影記者的眼睛是為社會大眾服務的,他們每天把各地的新聞影像呈現在我們眼前。若能建構出一種互相競爭、激厲的良好機制,造就向上提昇的動力,一旦攝影記者的眼睛越磨越利,社會大眾就更有眼福。

「台灣的眼睛」跨出了艱難的第一步。年輕人的用心和熱情不該被澆熄;他們的自省和覺悟也不該再被忽略。

去看看,總有那麼幾張照片讓您眼睛一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