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第二屆台海新聞攝影大賽徵稿通告


第二屆台海新聞攝影大賽參賽規則

主題:《聚焦兩岸,見證交集》

參賽照片應當圍繞民眾為了兩岸的和平發展和共同繁榮,表現經濟、科技、文化中的成就、衝突和解決矛盾的過程,表現海峽兩岸民眾生活的習俗和變革,表現海峽兩岸民眾的情感、意志和命運。

參賽作品分類及代碼

(1).台海重大新聞類(IN)。

(2).台海經濟新聞類(EN)。

(3).台海人物新聞類(PN)。

(4).台海藝文新聞類(ACEN)。

(5).台海環保科技新聞類(EPSN)。

(6).台海生活民俗新聞類(LFCN)。

以上照片不分單幅或組照。

評選標準

•內容真實,著力體現“聚焦兩岸,見證交集”的主題;

•形象生動,富有衝擊力和感染力;

•影像表現手法有新意;

•標題與圖片說明準確、簡明;

•參賽類別清晰。

稿件時限和截稿時間

稿件時限: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截稿時間:比賽將於2012年2月18日24時截止收稿,逾期的參賽作品將不予接受。上傳作品顯示的時間將被視為參賽作品的提交時間,郵寄光碟以郵戳為准。

獎項與獎酬

1、獎項:

六類照片各設金獎1名,各設優勝獎9名。

從所有參賽作品中評出“年度最佳台海新聞照片獎——金浪獎”1名。

2、獎酬:

“年度最佳台海新聞照片獎——金浪獎”得主將獲得人民幣20000元獎金,並頒發獎盃、證書、畫冊,應邀參加頒獎大會;

六位金獎獲得者將分別獲得獎金人民幣10000元,並頒發獎盃、證書、畫冊,應邀參加頒獎大會;

另評出“台海新聞優勝獎”每類9名(共54名),獎金人民幣各1000元,頒發證書、畫冊;

所有獲獎者將成為“台海攝影聯誼會”會員,每兩名“台海攝影聯誼會”會員可以從連續參加兩次台賽以上的攝影師或愛好者中推薦新會員,並由台賽組委會審定。

所有得獎者不重複獲獎。

3、獲獎通知方式

第二屆台賽評選委員會的最後裁定(評選)將於2012年3月下旬在廈門進行,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比賽結果,獲獎作品名單將同時在台賽網站上以中文簡體、中文繁體和英文予以公示一周。

一、參賽者
  1、接受中國大陸和台灣、香港、澳門的通訊社、報刊社、圖片社、網絡媒體和各種攝影團體的新聞記者、攝影師和社會上攝影愛好者的新聞攝影作品參賽。

  2、台賽參賽作品的提交主渠道是通過台賽網站。所有參賽者必須填寫參賽申請表,可登錄台賽官方網站www.thpp.org下載簡體或繁體版的參賽表格。在參賽表中填明個人資料和對參賽新聞攝影作品的詳細說明,並通過網絡上傳至台賽官網。在填寫參賽申請表時,如果參賽者沒有受聘用的單位,則應提供能夠證明攝影者職業狀況的證明信或某種官方,包括各種攝影團體認可的文件和注冊編號。

  3、參賽作品須與參賽申請表一並上傳。

  4、獲獎新聞照片有可能在公布比賽結果時在媒體上發表,並同時納入台賽的館藏。

  5、大賽組委會享有免費使用參賽者作品的權力,可以重複使用這些圖片進行與台賽相關的出版、展覽和相關活動,並在使用過程中尊重參賽者及版權擁有者的署名權。

  6、評選結果宣布後,組委會有權根據情況向獲獎者索要能夠滿足台賽年鑒出版和展覽質量要求的底片或幻燈片複製件或大數據量電子文件。

  7、參賽者應確保對參賽作品享有版權或已獲得作品版權擁有者的同意提交作品參賽,參賽作品中涉及肖像權事宜由參賽者自負。若有第三方對圖片中的人、建築或其他事物提出權利方面的聲明或不滿,參賽者應對圖片可能引發的法律事務負全部相關責任。

  8、不遵守參賽規則或不能滿足參賽表格中條件的參賽作品將被視為不合格。

  9、比賽不收參賽費。

  10、在參賽規則和申請表上闡述的條款具有約束力。

二、參賽作品要求

  1、每位參賽者限投10件作品參賽,其中每個系列作品視為一件作品。

  2、單張新聞照片必須是在2010年和2011年拍攝並發表的。

  3、系列新聞照片必須是在2010年和2011年完成或首次發表的。

  4、系列新聞照片可以包括最少2張,最多10張照片。系列照片中,每張都需要標記分類代碼和系列代碼。

  5、網絡上傳圖片是參加台賽的主要方式。數碼照片文件的格式可為JPG,文件量大小應在500K至2.5MB之間,像素400萬以上。

  7、參賽新聞照片必須寫有題目和新聞要素齊全的文字說明。參賽者提供的中文或英文說明要準確、簡潔。

  8、數碼攝影:來源於數碼器材拍攝的照片必須注明“SDC”字樣

  9、比賽不接受合成照片、多次曝光照片和用電腦技術人工修改製作的照片。

  10、相同的照片不能同時投送到不同類別中。

  11、參賽照片正面和正片框上不能標有參賽人的姓名或身份信息、照片標題和圖片說明,但要寫清分類編碼和在申請表格上使用的照片序列號和分類代碼。

  12、所有圖片必須寫清拍攝地區、地點和時間。

  13、評委會的決定視為最終決定,不接受任何申訴。

  14、獲獎作品一旦發現並證實違背參賽要求,台賽組委會將立即取消其獲獎資格,並在媒體上公布,相關作品也將從台賽官方網站和展覽中去除。

  15、由於台賽參賽者將包括台灣攝影者,如果遇到網絡不穩定的情況,長時間上傳圖片無法成功,參賽者可將作品及詳細信息發至台賽組委會辦公室郵箱:taihaipp@gmail.com。或在指定時間內寄送作品光盤到組委會地址。
台賽組委會辦公室

地址:中國廈門市呂嶺路122號1110室

郵編:361009

聯繫電話:00286-592-5581794 5581793

傳真電話:00286-592-5135626

連絡人:游澤方 孫靚燕

官方網站:www.thpp.org

電子信箱:taihaipp@gmail.com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第11屆記協會員大會 盼建自律喚公信

2011.9.25第11屆記協會員大會 盼建自律喚公信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11屆第2年會員大會,於今日(9/25)早上10點在NGO會館舉行,除了報告第11屆至今共18個月工作內容及財務報告,主要另針對今年7月出爐大法官釋字689號,探討〈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9條之2被認定合憲後,對於新聞工作的影響,更邀請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秘書長鍾宜杰出席表達看法。

有新聞自律才能談社維法

    鍾宜杰指出,在蘋果日報攝影記者王煒博跟拍釋憲出爐後,新聞攝影研究會成員經過討論後,建議同業儘量採取不具攻擊性的採訪拍攝影方式,例如避免貼身使用閃光燈,他更指出,其實目前身在第一線的新聞記者並沒有判斷「公共利益」權力,而受制於新聞主管指示,因此必須釐清新聞機構與記者個人之間的關係。

 在現場與會記者討論中,皆認為釋憲案由不具公共利益,並未有人反對。攝影記者王煒博跟拍企業少東苗華斌,但苗華斌個人權力其實未能對公司經營、股東利益以至社會大眾有所影響, 其個人情事與公益利益確難稱有關。

    鍾宜杰則認為,雖然法官把裁量權力推給警察,但更應該思考新聞專業到底是什麼。釋憲結果其實反映社會普遍不信任新聞媒體,如果〈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9條之2廢除又若何。鍾宜杰說:「新聞同業應該展現自律與專業力,才能表示有討論社維法的正當性。」

反新聞置入仍然持續

    記協會員、今週刊社長梁永煌則表示,期待記協可以針對新聞自律列為重點工作項目,無論業界老闆、主管如何回應,都可為新聞界留下反思紀錄。

    記協會長林朝億則除了簡報今年出爐的2010台灣新聞自由年報, 也針對年報記錄去年下半年度的「反新聞置入運動」中,指出近期將延續這股能量,由記協等媒改團體要求總統與立委候選人,簽署禁絕新聞罝入的承諾文件。

http://atj.twbbs.org/tai-wan-xin-wen-ji-zhe-xie-hui-da-shi-ji/tai-wan-xin-wen-ji-zhe-xie-hui2011/20110926di11jiejixiehuiyuandahuipanjianziluehuangongxin
以下為本會針對「社維法釋憲案」的立場與看法

1. 本會主張新聞自由,並認同社維法有討論修改之必要。

2. 攝影記者在從事相關採訪工作時,基於公司主管要求,很難依據此一大法官解釋而拒絕採訪派遺,因此本會建議攝影同業,於相關採訪拍攝工作時,採取較不具攻擊性之方式,如不使用閃光燈強拍、不以廣角鏡頭緊迫盯人拍攝、採取長鏡頭遠距拍攝等,避免過度造成受訪者之騷擾。

3. 在討論社維法修正或廢除之同時,也必須討論相應之法律之訂立,以維護人民基本自由之權利。例如林子儀等大法官所提出的「保護令制度」。因為,在記協的聲明稿與主張中,認為憲法第十一條、第十五條、第二十三條相抵觸的同時,更不能忽略與刻意迴避憲法第二十二條的保障。
4. 若本案討論主旨在於避免警察擴權,那麼同時也應該思考國內新聞記者之專業性與專業力的問題,以及所謂「新聞專業」所指何物?換言之,假設社維法第89條第二款廢止了,但是卻使得社會大眾對國內新聞媒體更不信任、人人自危,相信也不是新聞同業所樂見的。因此,本會認為,新聞同業與新聞事業主應積極展現自律與專業力以示討論該法之正當性,也才能取信於大眾。

5. 以目前實務上來看,第一線的新聞同業在執行新聞任務時,往往只是命令執行者,而非判斷者;例如新聞記者無法拒絕跑一則業配新聞、也不能拒絕主管指示的跟拍任務,即便知道該任務是不道德的。那麼,所涉及的問題是,新聞記者其實僅是勞工,而非真的具備專業自主的角色。

6. 新聞確實必須在採訪中才能知道該新聞是否具備公益性,而此公益性之判斷即是新聞專業的一部份。然而,以當今台灣媒體產業結構而言,新聞媒體究竟是以商業利益為先?還是以公眾利益為重?早已讓民眾質疑、也讓學界討論很久。換言之,第一線的新聞同業明知這條新聞不具甚麼公益性,但是卻對老闆有利、對生意有利,所以非跑不可。據此,新聞自由這頂保護傘已經出現破洞,而侵蝕它的,正是媒體產業自身。受害者不只是社會大眾,包含在傘下工作的新聞從業者,更是其中。

    經過一番討論,記協允諾將「訂定新聞專業標準」與研究「公眾利益判準」做為本年度的重點工作。同時,也對新聞攝影研究會去年訂定的《新聞圖片使用準則》報以高度肯定與學習目標。

【新聞稿】專業團體公佈新聞圖像使用規範 新聞工作者盼媒體機構支持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影像聯展座談實錄

座談與會人員,左起大賽得主陳逸宏、大賽評審團主席蕭嘉慶、大賽得主徐肇昌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影像聯展開幕座談會圓滿結束
感謝當天與會的來賓和朋友
透過直接的對話和交流
希望可以傳遞台灣新聞攝影及土地的感動、熱情和生命力
大賽得獎作品影像聯展在法雅客信義店(新光三越A9館B2)持續到7/31(日)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場參觀
有任何問題歡迎到「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FB粉絲團留言或來信
每周六日預定有二小時的導覽
歡迎預約(5人成行)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影像聯展



開幕座談:看見時代的脈動─新聞影像與台灣社會的連結
座談地點:法雅客信義店藝文空間
座談日期:100年7月10日(日)
座談時間:14:30~17:00
與談人:蕭嘉慶(大賽評審團主席)
               余志偉(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理事長)
               陳逸宏(大賽得主)
               徐肇昌(大賽得主)

展覽地點:法雅客信義店攝影走廊(信義新天地A9館B2)
開展日期:100年7月8(五)
閉展日期:100年7月31(日)
展覽時間:11:00~21:30(平日).11:00~22:00(例假日前一天)

※每周六日下午及晚上舉行現場導覽,詳細時間陸續公布於官網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三立假新聞事件的公眾討論

    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觀點呢?請大家上研究會的facebook社團討論區發表。
http://www.facebook.com/topic.php?topic=732&uid=144732988892598#!/topic.php?uid=144732988892598&topic=732

    其實這個事件是相當經典的事件,不僅僅是在新聞的面向,在許多面向上都產生了問題。在我們的社會中,「真」與「假」;「為」與「不該為」之間的界線早就模糊不清了,大家都在得過且過,仔細端詳整個事件,實在有太多問題可以討論了,希望大家發表一下意見,各個面向都可以,相信經過大家的討論,界線的輪廓可以被重塑出來。

    以下有一些相關資訊,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羅珮瑩評論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glenda/archive/2011/05/05/672570.html

蘇衡回應的新聞:http://www.nownews.com/2011/05/05/91-2710045.htm

google上的新聞搜尋:http://www.google.com.tw/search?q=%E4%B8%89%E7%AB%8B+%E5%81%87%E6%96%B0%E8%81%9E&hl=zh-TW&rlz=1T4GFRD_zh-TWTW290TW290&prmd=ivnsu&source=univ&tbm=nws&tbo=u&sa=X&ei=QKjGTcLkKoKavAPg-d2cAQ&ved=0CDUQqAI

google上的網頁搜尋:http://www.google.com.tw/search?sourceid=navclient&hl=zh-TW&ie=UTF-8&rlz=1T4GFRD_zh-TWTW290TW290&q=%E4%B8%89%E7%AB%8B+%E5%81%87%E6%96%B0%E8%81%9E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主分享會─五月分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雖然已經落幕,但還沒有結束,我們希望大賽不是只有辦完比賽或頒完獎就結束,而是希望創造一個運動、形成一股風氣,一個關懷社會的運動、一股討論與分享新聞攝影的風氣。

    為了讓大家更能親近新聞攝影,本會自五月起將連續邀請本屆新聞攝影大賽的得主進行分享,透過面對面的說故事、聽故事及參與互動討論的方式,讓所有朋友更能發現新聞攝影的內在與有趣。

    分享會是一種談天說地的方式,讓拍攝者直接與大眾或觀者的對談,經由親身的實際感受,引發更多的火花,這是一種對等的關係,不是師與生、教與受的關係,大家可以帶著輕鬆的心情來參與。

    接近新聞攝影就是這麼簡單,透過你的鏡頭,你的想法與生命就和社會脈動結合在一起,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誠摯邀請有興趣、有熱血的大家一同來參加大賽得主分享會。

場地費:每人100元

《點我立刻線上報名.點我立刻線上報名.點我立刻線上報名.點我立刻線上報名》
      (三次線上報名成功且出席者,可免費參加一次分享會,請大家踴躍線上報名)

第一場  (已結束)
肖像類第三名得主 
輔大美術系學生張國耀

日期:5月6日(五)
時間:晚上6:30~9:30
地點:台北市博愛路25號3樓312教室

A. 得獎作品分享(背後故事)
B. 其他作品分享
C. 非業內人士如何拍攝新聞照片
D. 自由發問





第二場(已結束)
突發新聞類第二名與系列照片第三名得主 
中央通訊社攝影記者徐肇昌

日期:5月11日(三)
時間:晚上6:30~9:30
地點:台北市博愛路25號3樓312教室

A. 得獎作品分享(背後故事)
B. 其他作品分享
C. 通訊社新聞攝影工作者的特性與思考
D. 自由發問


第三場(已結束)

自然環境與科技類第三名與系列照片優選得主 
蘋果日報副刊中心攝影記者陳逸宏

日期:5月15日(日)
時間:晚上6:30~9:30
地點:台北市博愛路25號3樓312教室

A. 得獎作品分享(背後故事)
B. 其他作品分享
C. 「其實我不懂新聞攝影」
D. 自由發問



《點我立刻線上報名.點我立刻線上報名.點我立刻線上報名.點我立刻線上報名》
      (三次線上報名成功且出席者,可免費參加一次分享會,請大家踴躍線上報名)

平面攝影記者日本地震採訪分享會第二場實錄

第二場分享者左起蘋果日報胡瑞麒、中央通訊社張皓安、蘋果日報沈君帆、壹周刊黃威勝
由本會所協調舉辦的二場「平面攝影記者日本地震採訪分享會」皆已圓滿落幕

非常感謝所有分享者與參加者的出席、支持與討論

相信

未來在提昇國內新聞攝影的道路上

有大家相伴

一定更有發展

再次感謝大家

最後預告宣傳一下

本會將於五月起

舉行「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主系列分享會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參與

更多詳情請大家密切注意本會官網

若有任何意見歡迎來信tppatppa@gmail.com

我們會盡速與您聯絡


壹周刊攝影記者黃威勝

壹周刊攝影記者黃威勝

蘋果日報攝影記者胡瑞麒

蘋果日報攝影記者胡瑞麒

蘋果日報攝影記者胡瑞麒

蘋果日報攝影記者沈君帆
蘋果日報攝影記者沈君帆
中央通訊社攝影記者張皓安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平面攝影記者日本地震採訪分享會第一場實錄

第一場分享會三位分享者,左起中國時報陳君瑋、蘋果日報杭大鵬、中央通訊社王飛華

第一場分享會現場紀實

第一場分享會現場紀實

第一場分享會現場紀實

4月24日(日)第一場分享會已圓滿達成
感謝與會朋友討論熱烈、欲罷不能
第二場分享會也是最後一場已開始報名
尚未報名的朋友敬請把握
場地費每人100元



第二場分享會(線上報名已停止)
時間:4月28日星期四晚上6:30~9:30
地點:台北市博愛路25號 2F 、212教室
出席人員:沈君帆(蘋果日報)、胡瑞麒(蘋果日報)、徐肇昌(中央通訊社)、張皓安(中央通訊社)、黃威勝(壹周刊)
分享內容:沈君帆─第一時間後的日本;胡瑞麒─東京到南三路町;徐肇昌─東京到北海道;張皓安─東京的視頻觀點;黃威勝─東京到青森八戶與岩手宮古
 
《線上報名請點我.線上報名請點我.線上報名請點我.線上報名請點我》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平面攝影記者日本地震採訪分享會

感謝照片提供自杭大鵬Facebook網路相簿


《平面攝影記者日本地震採訪分享會》

311日本發生世紀大災難,國內許多媒體在第一時間皆派遣記者前往採訪,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榮幸得到幾位親身實地採訪的平面攝影記者同意與支持,在台北舉辦兩場採訪分享會,歡迎大家一起來看照片、分享故事與交流討論。

場地費每人100元

第一場分享會(已停止線上報名)
時間:4月24日星期日晚上6:30~9:30
地點:台北市博愛路25號 3F 、312教室
出席人員:王飛華(中央通訊社)、杭大鵬(蘋果日報)、陳君瑋(中國時報)
分享內容:王飛華─東京到北海道;杭大鵬─東京到南三路町、陳君瑋─東京到福島


第二場分享會(已停止線上報名)

時間:4月28日星期四晚上6:30~9:30
地點:台北市博愛路25號 2F 、212教室
出席人員:沈君帆(蘋果日報)、胡瑞麒(蘋果日報)、徐肇昌(中央通訊社)、張皓安(中央通訊社)、黃威勝(壹周刊)
分享內容:沈君帆─第一時間後的日本;胡瑞麒─東京到南三路町;徐肇昌─東京到北海道;張皓安─東京的視頻觀點;黃威勝─東京到青森八戶與岩手宮古
 
為了讓本會方便統計人數與相關準備工作,請各位朋友先線上填寫報名表,非常感謝!
 
《線上報名請點我.線上報名請點我.線上報名請點我.線上報名請點我》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STAGE」沈昭良攝影展

沈昭良攝影展─「STAGE」,2011/3/29-2012/2/29

於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美國 紐約 展出

詳請請見活動網站:http://www.shenchaoliang.com/CHINESE/NEWS/C-news035.html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頒獎典禮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頒獎典禮》

時間:民國100年3月6日(日)上午10:50

地點:台北倉庫藝文空間(台北市八德路一段34號3F)
            http://www.taipeistock.org.tw/

流程:

10:50-11:00 報到

11:00-11:05 理事長致歡迎詞

11:05-11:30 頒發評審感謝狀及致詞

11:30-11:35 系列照片頒獎

11:35-11:40 一般新聞頒獎

11:40-11:45 突發新聞頒獎

11:45-11:50 體育新聞頒獎

11:50-11:55 新聞人物頒獎

11:55-12:00 肖像頒獎

12:00-12:05 自然環境頒獎

12:05-12:10 藝術娛樂頒獎

12:10-12:15 圖文特寫頒獎

歡迎大家共襄盛舉,給所有評審及得獎者掌聲鼓勵

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名單(更新得獎作品)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名單(更新各類得獎及決選作品)

(本會近期將整理各類得獎作品,以及蒐集評審講評並刊登於此,請各位密切注意)

(中央通訊社針對該社得獎者出了一篇報導,有興趣者歡迎觀看)

第一名 自由時報 張忠義

第二名 自由時報 陳怡靜(得獎者心得分享)

第三名 自由時報 羅沛德

優選 蘋果日報 羅琦文(得獎者心得分享)

第一名 從缺

第二名 中央社 徐肇昌

第三名 壹週刊 馬立群

第一名 從缺

第二名 中國時報 陳怡誠(得獎者心得分享)

第三名 蘋果日報 陳堯河

第一名 從缺

第二名 時報周刊 陳愷巨(得獎者心得分享)

第三名 中央社 謝佳璋

第一名 從缺

第二名 自由攝影 王文彥

第三名 輔大應用美術系 張國耀

第一名 中央社 陳淑芬

第二名 蘋果日報 余志偉

第三名 蘋果日報 陳逸宏

優選 台灣時報 黃威彬

優選 蘋果日報 張良一

第一名 從缺

第二名 自由攝影 吳毅平

第三名 中國時報 黃子明

第一名 從缺

第二名 中央社 陳毅偉

第三名 蘋果日報 沈君帆

第一名 中央社 林憬屏 (曼谷紅衫軍)

第二名 聯合報 侯永全 (淚水下的抗議)

第三名 中央社 徐肇昌 (第11屆貢寮海洋音樂祭)

優選 時報周刊 陳愷巨 (TP, NTP 五又二分之都)

優選 蘋果日報 陳逸宏 (那瑪夏)

  • 《年度最佳攝影記者》 從缺
  • 《年度最佳照片》 從缺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五位評審,左起為王志宏、張詠捷、沈昭良、張照堂、蕭嘉慶

2011台灣新聞比賽線上直播

Watch live video from tppatppa on Justin.tv
2011台灣新聞攝影比賽youtube直播現場紀錄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評審日期與場地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評審日期與場地》

評審日期:1月27日(四) 上午10:00

評審地點:台北市迪化街一段32巷1號3樓

評審名單:1.《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
                    2.專題影像創作者沈昭良
                    3.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張照堂
                    4.影像工作者張詠捷
                    5.《光鹽紀實工房》執行長蕭嘉慶
                    (依姓名筆劃排列,簡歷於下)

        評審過程採完全開放的形式,開放民眾全程旁聽,作品將以投影方式呈現。參觀民眾在不打擾評審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看到評選過程,與評審對每幅入選作品的評語,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也誠摯地邀請社會各界熱愛新聞攝影的朋友,能夠一起至現場給予批評指教,讓台灣的新聞攝影水準能夠在大家的努力下,更上一層樓。 

        本屆評審團成員已於去年12月30日,由評審團委員依視覺之多樣性、專業性、異質性,遴選出另兩位評審組成本屆評審委員。

2011台灣新聞攝影比賽評審簡歷:
=================================================================
王志宏
現任:經典雜誌總編輯,慈濟人文志業平面媒體副總監
著作與作品:
《在龍背上:青藏高原十年紀行》、《須彌山之東》、《香格里拉以西》
得獎紀錄:
曾榮獲2000年雜誌編輯金鼎獎、2002年圖書主編金鼎獎、2003年雜誌攝影金鼎獎、2004年雜誌專題報及圖書主編金鼎獎、2007年雜誌主編金鼎獎。
(資料引自慈濟人文志業)
=================================================================
沈昭良
        歷任報社攝影記者、副召集人,曾於2000、2002年獲頒行政院新聞局雜誌攝影類金鼎獎。其專題攝影作品「映像南方澳」及「台灣綜藝團」系列,並分別於日本(2004)、韓國(2006)獲頒亞洲獎及最佳外國人攝影家獎。
        相關作品除發表於國內外刊物,亦曾受邀於台灣、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地展出。著有《玉蘭》、《映像南方澳》及《BRAND 9─全球九大暢銷品牌創意解析》。目前從事專題影像創作、評述與研究,同時兼任教職於多所大學。(資料引自沈昭良官方網站)
=================================================================
張照堂
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榮譽教授
著作與作品:
靜照攝影著作 (主編) :
《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群象》、《看見淡水河》、《看見原鄉人》、《雲門快門二十》、《女人 台北》、《老 台北 人》、《認真的台北人》、《家園重見》、《風城舞影》、《記憶‧鄉愁─鄭南光》
紀錄片系列(編導 / 製作):
《一同走過從前》、《歲月中國》、《調查報告》、《對抗生命》、《生命告白》、《世界的容顏》、《台灣世紀回味》
(資料引自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
=================================================================
張詠捷
經歷:
《人間雜誌社》攝影編輯
《張老師月刊》攝影編輯
       曾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誠品畫廊,各地文化中心等處舉辦攝影個展,並於紐約、巴黎、阿姆斯特丹展出攝影作品。攝影作品「孤寂的日子」、「大雨將下」為台灣美術館典藏。
著作與作品:
《阿公與他的大海》、《海島的褒歌》、《食物戀》、《澎湖縣文化資產資料手冊》、《澎湖漁村》《頂山十五社》、《頂山之寶》、《船家寶》
得獎紀錄:
《畫家趙二呆的生活紀錄》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雜誌攝影金鼎獎
《布袋戲藝師李天祿的生活紀錄》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雜誌攝影金鼎獎
前世今生》攝影專題,連續三度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雜誌攝影金鼎獎

(資料引自張詠捷網站http://www.gogoph.com.tw/chang及張詠捷老師提供)
=================================================================
蕭嘉慶
       資深影像教育者、媒體顧問、影像評論、攝影家。美國密蘇里新聞研究所碩士。歷任:《人間雜誌》攝影主編、《中國時報》記者、主編、副主任、副總編輯、主筆;文化大學兼任講師、世新大學專任助理教授;台灣各大雜誌(天下、遠見、樺舍、財訊、單車誌等)高級編務顧問、文建會和台北市政府編務審查委員;台灣攝影藝術學會理事長、各大攝影比賽評審。現任《光鹽紀實工房》執行長。(資料引自光鹽紀實工房)
=================================================================

評審地點及週邊交通位置圖


更多地圖互動詳情請上GoogleMap查詢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2011台灣新聞攝影大賽



▇ 參賽資格:


1.本賽事開放社會各界人士參與,不限參賽者身份。

2.作品符合新聞攝影屬性、不論是否曾在媒體刊登均可參賽。

3.參賽者須確保對參賽作品享有著作權,作品涉及肖像權事宜由參賽者自行負責。

4.單張照片須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拍攝之作品、系列照片須於上述期間完成或首次發表。



項目類別:

一、單張照片:(每人每類不得超過10張)

1.突發新聞類(Spot mews):不可預知之新聞事件或可預期事件中之不可預知狀況。

2.一般新聞類(General news):可預知之新聞事件或狀況。

3.體育新聞類(Sport News):運動競技和動態休閒相關之新聞事件。

4.新聞人物類(People in the news):新聞事件中特定人物的刻畫、描寫。

5.肖像類(Potrait):人物肖像。

6.自然環境與科技(Nature and Technology):生態、環保、天文、科技相關議題之新聞事件。

7.圖文特寫類(Feature):觀點不以敘事為主,著重人情趣味和畫面美感之軟性新聞角度或題材。

8.藝術與娛樂新聞類(Art and Entertainment):藝術、娛樂、時尚相關議題之新聞圖片。

二、系列照片:(每人不得超過3主題,每主題不得超過10張)

以多張照片報導單一主題之照片群組;屬專題性質之攝影報導或圖片故事。

三、年度最佳新聞攝影記者(BOP):必須繳交15~30張的照片,請參賽者以年度攝影作品集的角度來挑選與編輯。



▇ 獎項:

單張照片每一類別選出三名,系列照片另選出三名以及一名年度最佳攝影記者:另經評審團提議得列入優選。今年特別增加「年度最佳新聞照片」(POY)獎項,參賽者不需針對此項特別報名,評審團於評審結束後,由所有參賽照片挑選而出。 註:若文建會通過補助案,將酌發獎金。



▇ 作品規定:

1.一律以數位檔案送件,不收紙本照片,彩色黑白不拘。

2.參賽者自行裁切照片,但照片檔案長邊至少須為2000像素。

3.每張照片單獨保存為JPEG格式,圖像品質設定為high/8、圖像dpi設定為72dpi。

4.除一般增減光、反差調整外,以電腦或人工竄改、合成、作假、多次曝光之作品一律不接受。前述情況經查屬實一律取消參賽或得獎資格。

5.除肖像類及藝術與娛樂新聞類之外,攝影者介入新聞事件,安排、導演之作品一律不接受,經查屬實一律取消參賽或得獎資格。

6.經推派為代表拍攝之照片不列入前三名,得經評審決議後列入優選。

7.評審團有權向參賽者調閱原始檔案。



▇ 收件規定:

1.參賽者須詳實填寫報名表格。

2.參賽者需將參賽圖檔、報名表格等電子檔燒錄成光碟,報名表格列印後簽名,連同光碟一併郵寄至「新店郵局第6-50號信箱」,賽務人員將回覆確認收件。

3.參賽者亦可透過網路線上填寫報名表參加,線上報名網址如下:https://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authkey=COLitNkK&hl=zh_TW&formkey=dHoxcFdYb1hwM2kzbnU2eFVudE5NQ0E6MQ#gid=0
,線上報名者僅需把參賽照片編好檔名以E-mail寄送即可,本會E-mail如下:tppatppa@gmail.com,賽務人員將回覆確認收件。

4.收件截止日為2011年1月7日。

5.圖檔本身、照片檔名和說明不得署名或出現與內容無關之文字、記號。

6.單張照片檔名依類別及序號命名排序,並填寫對應之照片說明。如:突發新聞之1、之2、之3…一般新聞之1、之2、之3…等,餘類推。

7.系列照片須自訂標題,並以一段文字敘述故事概要。

8.系列照片由參賽者自行排序,照片檔名依系列A之1、之2、之3…….系列B之1、之2、之3…系列C之1、之2、之3…排列,並填寫對應之照片說明。

9.不論單張或系列,每一張參賽照片 都須以中文填寫照片說明。

10.比賽將於2011年1月擇日公開評審,評審地點另行公佈,評審過程開放旁聽;評審結果於網站上公告。 獲獎人將各別以電話及電子郵件通知;未獲獎者不另行通知。

11.所有參賽作品一律不退件。

12.頒獎時間地點另行公佈。



▇ 其它注意事項:

1.主辦單位得使用參賽作品,並可重製、出版、展覽、網路張貼,或用於研討及文宣。使用過程主辦單位將尊重參賽者署名的權利。

2.若有第三方對照片中的人事物或建築提出權利方面的聲明或不滿,參賽者應對相關法律事務負全部責任。

3.不遵守參賽規則或不能滿足報名表格中條件的參賽者將被取消資格。

4.參賽者得同時參加所有項目類別;同一張照片參加不同項目時,照片檔名須依不同項目命名並分別投遞。(即系列照片中可抽出單張同時參加單張之類別)

5.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tppatppa@gmail.com

活動簡章下載

活動報名表下載

活動海報下載

(部分瀏覽器因版本問題可能無法預覽畫面,請直接點選右方"下載"處,即可直接下載)